“激浪”,原意为流动和改变,代表冲击、变革和汹涌澎湃的激情。激浪派(Fluxus),诞生于 20 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欧美,是艺术史上最具先锋性与反叛精神的流派之一。它继承了一战时期达达主义“反理性”的精神内核,却以更彻底的姿态打破了艺术与生活、精英与大众的边界——认为艺术不必是昂贵的画布与雕塑,日常的盒子、衣架、游戏、甚至沉默与呼吸,都能成为艺术的载体。
9月26日起,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推出重量级年度特展“偶然!激浪派!”。这是国内首个全面、系统性梳理激浪派的大型展览,通过蓬皮杜中心200余件馆藏真迹,从精神源流、发展脉络与创作核心等,完整追溯这一20世纪极具先锋性和颠覆性的艺术流派,并延展至今日全球范围内对艺术边界等议题的思考,为观众揭开这场 20 世纪跨领域艺术革命的神秘面纱。
或许正因激浪派致力于打破边界的“艺术革命”,激浪派群体的诸多成员均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家”,而来自化学、经济学、音乐、设计、人类学等领域。这些跨学科、跨领域的创作者打破了艺术创作的“专业壁垒”,试图对艺术与生活、艺术与观众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义,以多元背景的个体实验为激浪派注入集体性、世界性与参与性的基因。
此次展览由法国蓬皮杜中心策展人费雷德里克·保罗策展,共分为11个章节:以“谱系”“他们如何相遇?”“究竟何时发生?”作为前三个篇章,溯源早期先锋运动的思想根基,并以“事件乐谱”与文献档案还原激浪派全球传播的时空网络,后半部分则通过“平凡生活”“盒中之盒” “国际象棋与其他游戏”“无限时空”“保持沉默(致敬约翰·凯奇)”“演绎,展示”“破译”深入激浪派的内核,并以“进入出口”章节收尾,在结束的同时开启观众永续的思维剧场。
只见“观念艺术之父”马塞尔·杜尚、激浪派创始人乔治·麦素纳斯、“社会雕塑家”约瑟夫·博伊斯、“女性主义艺术先行者”小野洋子、现代摄影先驱曼·雷、“简约音乐代表”拉蒙特·扬、“事件艺术代表”乔治·布莱希特等达达主义与激浪派重要人物的重要代表作,以及多件致敬“前卫音乐革命家”约翰·凯奇的作品轮番登场,也不乏如“空间主义创始人”卢齐欧·丰塔纳等与激浪派产生精神共鸣的先锋艺术家的作品。
作为西岸美术馆与法国蓬皮杜中心新一轮五年展陈合作项目的首个特展,“偶然!激浪派!”再次以独特的跨文化视角,构建东西方艺术对话的新维度,并形成在地化的延伸。本次展览特别纳入“厦门达达发起人”黄永砯,以及中国当代重要的观念艺术家耿建翌、尹秀珍、施勇等人的多件代表作,共同探讨“激浪”精神在中国当代发展脉络中引发的共鸣及所留痕迹。
中国艺术家的加入不仅丰富了激浪派的叙事维度,更展现了中国当代艺术在全球先锋派谱系中的独特位置。展览亦深入探讨了东方禅宗思想对激浪派艺术家的深远影响,从约翰·凯奇对禅宗哲学的借鉴,到罗伯特·费里欧晚年的佛教修行,东西方文化在激浪派的实践中实现了有机融合。双向的文化交流使展览超越了单纯的作品展示,成为一次关于艺术本质的跨文化思考。
西岸美术馆作为国内首个系统开展国际合作的美术馆机构,在与法国蓬皮杜中心开启新一轮五年合作以来,持续填补本土“现当代艺术史”的选题空白,并力图摸索东西方文化交流互鉴、在地性建设的新模式。此次激浪派特展作为这一思路的进一步深化与实践,在引进国际前沿内容、深耕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基础上,深度融入中国视角和本土艺术内容,让项目在本土生发真正的文化意义和真实的价值。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2月22日。展览期间,西岸美术馆将推出诸多与“事件乐谱”、行为互动、游戏等非常规艺术形式相关的公共项目。
至尊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